首页期刊信息编委及顾问期刊发行联系方式使用帮助常见问题ENGLISH
位置:首页 >> 正文
稀土掺杂中红外硫系光纤及其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权 李子坚 赵旭东 许银生 章向华 
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稀土离子掺杂  气体传感  硫系玻璃光纤  中红外发光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2,50(4):1100-1108
DOI:10.14062/j.issn.0454-5648.20210995
摘要:
中红外光源在国防安全、食品安全、光谱分析等军事或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稀土离子掺杂硫系玻璃和光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稀土离子溶解度、降低稀土离子局域声子能量和敏化离子共掺等方面。在玻璃和光纤中获得了 Dy3+、Pr3+、Dy3+、Tb3+、Sm3+等稀土离子的中红外荧光,这种宽带中红外荧光在传感领域得到了应用,实现了CO2、CH4 等气体的传感。本文综合评述了稀土掺杂中红外硫系玻璃和光纤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硫系玻璃光纤中红外发光的各种因素,包括稀土离子溶解度、稀土离子周围声子能量、敏化离子间能量传递和杂质损耗等,重点总结了宽带中红外荧光在气体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硫系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有 5 个方面存在不足。如何在稀土掺杂玻璃光纤中获得中红外激光仍是一个急需研究的方向,除了从有源光纤制备(基质选择、稀土离子共掺、局域结构调控、预制棒玻璃提纯等)的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案,还需要从光纤光栅刻写技术、泵浦激光器功率和波长调谐方面进行研究。稀土掺杂中红外硫系光纤凭借其小巧、紧凑以及经济性等优点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在多个领域的物质检测方面将实现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75156);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2020-skllmd-09);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中国硅酸盐学会《硅酸盐学报》编辑室
京ICP备100165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18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邮政编码:100831
电话:010-57811253  57811254    
E-mail:jccs@cerams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