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信息编委及顾问期刊发行联系方式使用帮助常见问题ENGLISH
位置:首页 >> 正文
高性能硅基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作者:张猛 李进 苏少鹏 张佃平 
单位:1.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硅基  复合负极  静电纺丝  锂离子电池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2,50(10):2591-2598
DOI:10.14062/j.issn.0454-5648.20220201
摘要:
因硅具有高达4 200 m A?h/g的理论嵌锂容量,成为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因硅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膨胀(≥300%),制约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商业化应用。通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碳源前驱体包覆相结合的方法,经过碳化处理制备的C@Si/C硅基复合负极。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后所得材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Raman测试考察了碳化后所得硅基负极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对所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进行了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经碳包覆后的静电纺丝Si/C纤维相较于未包覆前,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1 401.4m A?h/g,首次Coulombic效率高达70.22%,经100圈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582.6m A?h/g,倍率测试结果表明,经过1.0 A/g的大电流密度测试后,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仍具有622.2 mA?h/g的可逆容量。
基金项目: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AC03007);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中国硅酸盐学会《硅酸盐学报》编辑室
京ICP备100165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18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邮政编码:100831
电话:010-57811253  57811254    
E-mail:jccs@cerams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