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信息编委及顾问期刊发行联系方式使用帮助常见问题ENGLISH
位置:首页 >> 正文
膨胀辉钼矿/碳复合材料构筑及其储锂性能
作者:彭成龙 史明明 刘倩 刘华圣 李珍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 
关键词:天然辉钼矿  膨胀辉钼矿/碳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2,50(10):2754-2761
DOI:10.14062/j.issn.0454-5648.20220085
摘要:
天然辉钼矿具有低成本、高储存锂的优势,可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先对辉钼矿进行膨胀处理,然后利用多巴胺进行表面改性,构建了膨胀辉钼矿/碳(EM/C)复合材料。膨胀法制备的蠕虫状膨胀辉钼矿(EM)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电解质的渗透和锂离子的扩散。无定形碳层有效地提高了其电导率,并为MoS2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大提供了缓冲空间。EM/C复合材料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和高容量,在电流密度100 mA/g下,循环200圈容量仍可高达1 213 mA·h/g,即便在1 A/g的大电流密度下,仍有623 mA·h/g的可逆容量。以辉钼矿精粉为原料构建EM/C复合材料的策略,对实现锂离子电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矿物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基金(2020B1212060055);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中国硅酸盐学会《硅酸盐学报》编辑室
京ICP备100165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18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邮政编码:100831
电话:010-57811253  57811254    
E-mail:jccs@ceramsoc.com